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你的位置:pG电子游戏 > 新闻动态 >

保时捷在华增设技术部门,兼具采购与质量职能

发布日期:2025-04-18 07:00    点击次数:192

12月4日,保时捷宣布,保时捷中国增设技术部门,统筹保时捷在中国的研发工作,向保时捷中国首席执行官潘励驰直接汇报,前奔驰高管李楠出任保时捷中国技术部副总裁一职。除了研发工作外,新设立的技术部兼具本地采购与质量保证职能。

当前,保时捷在华遭遇了较大的增长压力。2023年,保时捷全球共交付320221辆新车,同比增长3.3%,北美、欧洲等多个区域市场实现销量同比提升。但中国地区交付量为79283辆,同比下跌15%。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未能实现止跌,在华销量为43280辆,同比下滑29%。今年5月有消息称,因销量下跌亏本卖车,保时捷部分中国经销商发起抗议和抵制。

中国车市激烈的价格战以及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加速,被认为是保时捷在华销量承压的重要原因。目前,保时捷已经在华推出Macan EV和Taycan两款纯电产品,上述产品在智能化上和中国智能电动车有较大差距。

保时捷内部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亦表示,在数字化和互联性方面,中国与其他市场有很大的差异,这些也是现在中国厂商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过去全球车的战略在当下已经不再适用。

麦肯锡发布的《2024年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指出,领先的智能化优势是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受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如更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体验更好的智能座舱。未来智能驾驶功能,尤其是基于智驾的个性化场景应用将成为影响购车决策的核心项。另有行业报告显示,有54%的汽车消费者已经将智能化水平列为购车时考量的关键因素。

此前保时捷已经开始构建在华的研发矩阵,意图增强本地研发实力。保时捷中国方面表示,保时捷中国增设技术部门,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与本地化战略深度融合;保时捷在中国本土化研发将进一步提升产品与服务的本地适配性。

增强本土研发实力,以中国研发、中国技术加速产品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德国豪华车企的共同选择。除了保时捷外,奔驰、宝马均在中国构建了德国本土以外的最大研发分支,并在华构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的研发能力。

以梅赛德斯-奔驰为例,2025年开始,该公司计划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在华投资超140亿元人民币,部分车型将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智驾方面,奔驰增加大和中国本土供应商的合作,推出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申港证券的研报认为,中国自主品牌利用电动汽车发展的技术优势和市场规模弯道超车,逐渐拥有话语权,由“市场换技术”变为“技术输出”。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论是技术、规模,还是成本的比较优势都已经全面领先全球。尤其三电技术、整车域控制、以及智能座舱和智驾遥遥领先。德国和日本企业为什么转型慢,因为它们要带着整个产业链转型。”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师杨昭说道。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魏文

相关阅读 保时捷2024年全球销量微跌3%,加大中国市场研发投入

潘励驰将保时捷在中国的发展比作一场耐力赛,2024年是策略性进站调整,2025年保时捷将进入热身圈阶段,为后续的加速做好准备。

63 01-13 22:37 保时捷2024年全球交付31.07万辆汽车 同比减少3%

保时捷2024年全球交付31.07万辆汽车 同比减少3%

19 01-13 14:38 保时捷潘励驰:中国是一个测试场,想要全球成功就一定要在中国成功

保时捷会在数字化和智能化层面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并保持紧迫感。

97 2024-12-16 14:55 欧盟七国呼吁免除车企碳排放罚款,大众安徽加速新零售布局|一财汽车日评

奥地利议会网站上公布的一份文件显示,奥地利、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加入了捷克共和国和意大利的行列,敦促欧盟寻找解决方案,以避免对未达到欧盟2025年新碳排放目标的汽车制造商进行罚款。

322 2024-11-28 19:58 保时捷加大电气化力度,一汽奔腾推出新产品线|第一财经汽车日评

和当下国内市场层出不穷的混动产品不同,保时捷911所搭载的T-Hybrid混动系统并不完全以省油、节能为导向。911车型“触电”之后,保时捷还将进一步加快旗下产品的电动化和电气化进程。

52 2024-11-21 20:4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

我的网站